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作用、联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05 14:43:28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作用、联系
分封制,主要是指政治上面的,宗法制主要是针对家庭内部的,礼乐制是对两者的补充,用礼乐来区分等级.
  NO.1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通过这种“分封制”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是一层接一层的.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分封制的结果与影响
  (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3)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
  (4)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NO.2.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分封制依据宗法制划分等级.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都是为强化皇权,从分封制到宗法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分封之后也要靠宗法制来维持的.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强调的是封建社会的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不分封又哪来的臣属关系.
  NO.3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