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永远的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及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17:55:19
《背影》《永远的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及答案
背影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答案:
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答案:
四句话是: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四、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答案:
第1题须结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来讨论.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刚出头的青年,情绪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题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语句,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并在交流中进行口语训练.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又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八年级学生在长辈面前自作聪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谈谈这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说“聪明过分”“太聪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亲面前那种心态太不应该了,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一 课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你从文中父亲的“背影”联想到什么?
答案: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 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答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答案: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答案: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答案: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答案: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 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答案: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答案: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答案:
这两句,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话,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含蓄在里面.平淡的话语里面有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此题意在帮助同学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问.让学生随意说他们各自有趣的经历,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启发.
第二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写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关于这个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永远的梅实在找不到了.抱歉啊~~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答案:
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答案:
四句话是: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四、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答案:
第1题须结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来讨论.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刚出头的青年,情绪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题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语句,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并在交流中进行口语训练.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又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八年级学生在长辈面前自作聪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谈谈这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说“聪明过分”“太聪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亲面前那种心态太不应该了,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一 课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你从文中父亲的“背影”联想到什么?
答案: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 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答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答案: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答案: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答案: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答案: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 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答案: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答案: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答案:
这两句,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话,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含蓄在里面.平淡的话语里面有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此题意在帮助同学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问.让学生随意说他们各自有趣的经历,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启发.
第二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写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关于这个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永远的梅实在找不到了.抱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