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辛弃疾的内容和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9 00:50:39
百家讲坛辛弃疾的内容和心得.
这个是作业= =.
我希望爱好看百家讲坛的网友能给我些心得和内容.
谢谢,
这个是作业= =.
我希望爱好看百家讲坛的网友能给我些心得和内容.
谢谢,
对宋史不太了解的我,一次偶然间,在电视机里看到了袁腾飞老师正做客百家讲坛讲述专题《两宋风云》之《康王赵构》,听着袁老师精彩的讲述,这段历史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两宋风云》这个专题给我们展现了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皇帝宋高宗禅位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此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之幕不断上演.若将中华5000年的历史比作深蓝色的天空,那么这4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广阔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完了30集的讲述,不仅让我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使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40多年来,宋金两国虽有几次议和,但仍处于战争状态.一场场著名的战事令人拍案叫绝,一次次错误的决定让人嗟叹不已,一位位英雄人物在深入了解他们后,更使人顿生敬佩之情.老师说,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诸位人物身上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更应懂得汲取其中的精华之处.正如《论语》所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高宗的朴素节俭,秦桧的富有心计,岳飞的忠心、勇敢,韦贤妃的冰雪聪明,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两宋风云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仿佛划破夜空的一颗明亮的彗星,让人感受到之中的悲壮,让人惋惜它的匆促.它虽然是历史中最精彩的一幕,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乃即兴之时所作,非常感谢大家的欣赏和见解.)
百家讲坛之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 读后感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要说起水浒英雄,鲁智深可是一个特别的.说他是和尚,那也不尽然.他可是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可算得上是和尚中的“另类”.且看他:
头裹芝麻罗万字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好一条英勇刚武的大汉子!
从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到梁山泊的头领,这便是鲁智深的性格斗争生命史.鲁智深被逼上梁山,不仅仅是现实对他的迫害,也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结果.他虽然是个粗鲁之人,但他一身好武艺却也是名副其实.
这不,为帮金氏,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遇见周通强抢民女,又将其痛揍一顿.瓦罐寺中驱恶人;野猪林中救林冲.鲁智深虽然性情鲁莽,但却有着一腔热血.他原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当他的提辖,然而却无法忍受漠然的社会.鲁智深不能忍受他所存在的社会,他对自己所看到的不合理的社会压迫采取了进攻的态度.鲁智深的正义感造就了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一生.他是个粗人,但他这个粗人却是善良的.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一副侠义肝胆,此乃英雄也.
鲁莽行事的鲁智深“平生不修正果,只爱杀人放火”.他可是“酒肉穿肠过”,但佛祖是否心中留,那就得问他自己了.他大闹五台山,大力倒凉亭.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从落发寓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举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五台山上,鲁智深虽然到处惹是生非,三番五次破戒,但他在智真方丈面前却也显得乖巧,不敢放肆.鲁智深也有他可爱的一面.
鲁智深的性格中虽然有鲁莽的一面,但他却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在菜园中他智斗众无赖,也算是有勇有谋.他在众无赖面前,力拔垂杨柳,也显示了他的力量和霸气.武艺超群,果不其然.
鲁智深为人豁达、坦率,这也正是他的可爱所在.他说话一口关西腔,又显出他的爽快来.不能否认,鲁智深确实是个英雄.作为英雄,他有一份英雄的气概.作为英雄,他也有一份英雄的义气.要不然又怎么会大闹野猪林救林冲,又怎么会为救史进华州入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两肋插刀.哪怕是来到梁山后,对昔日的好友兄弟依旧是日思夜念,并决定也接他们来梁山.如此义气,如此侠肝义胆,又怎能不让人为之钦佩呢?
鲁智深的一身可以说是富有戏剧性的.从起初因躲避追捕而被迫落发,到善终坐化在大刹.也可以说是从“假和尚”成了“真和尚”.他虽然被逼上梁山,也干过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但骨子里,他却也不是个坏人,仍透着点佛家的大慈大悲.智真长老说他鲁智深必能修成正果,也确实如此吧.或许鲁智深已经看破了这红尘世事,他拒绝了宋江的好意,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清净的去处,得个囫囵尸首,也就此心满意足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就这样圆寂了.鲁智深英雄一生,惊心动魄.但在临死之时,却是如此平静和自然.临死之人,如此坦荡也不失英雄气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这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也算是做了一回真和尚,功德圆满,修成了正果.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鲁智深命中与佛有缘,这也使的他的性格善良.他豪爽,不畏强暴,杀富济贫,仗义勇为.真可谓是侠肝义胆,可歌可泣.
鲁智深是个英雄.英雄都是令人所敬佩的.鲁智深是一个让人觉得可爱的英雄.
真是:
好个大胆花和尚,仗义勇为是好汉.
杀富济贫都强暴,性格豪爽侠义胆.
一拳打倒镇关西,二番大闹五台山.
留下多少英雄事,一块好钢折不断.
喜欢鲁智深,不仅因为他是个英雄,不仅因为他的正直,坦率,义气,侠肝义胆.让人感觉最深刻或许还是他的圆寂.他虽然一生的经历都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充满着残酷的斗争,使他一腔正义的热血一直都在他的心头燃烧,沸腾.他厌恶他所存在的社会,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社会.于是他反抗,采取了进攻的态度.他上梁山,落草为寇,劫富济贫,疾恶如仇.真是英雄所为.他荡气回肠的一生却有着一个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便似化作一粒尘埃在纷乱、悲哀、被压迫的社会飘荡.这样的他应该是真正“逍遥自在”的吧.好个“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真真正正地唤他一声长老了吧.
侠肝义胆是英雄,勇于斗争是英雄.上天创造了鲁达,而社会造就了英雄的鲁智深.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 观后感
《百家讲坛》,顾名思义就是讲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在这几年来,受到了很多听众的赞扬,这几天,由袁腾飞教授讲的《两宋风云》便拉开了序幕,这一个节目主要讲了:
宋徽宗刚即位时,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当个好皇帝.但是宋徽宗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奸相辅政,宦官掌兵,这些贪官佞臣们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并利用宋徽宗的各种爱好,乘机勒索百姓.宋徽宗爱好奇石异木,于是全国上下大兴花石纲;宋徽宗崇信道教,于是满朝文武皆穿道袍;宋徽宗贪好女色,宰相王黼竟然领着皇帝去逛妓院.这样的皇帝,最终便导致了北宋时代的灭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做某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一知半解,导致事情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我还要继续关注《百家讲坛》,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是永远也翻不尽的.古往今来,谈古论今,还有多少人和事需要我们来探讨,我期待着更多人来讲解更多历史上的故事.《百家讲坛》虽然是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以后播出的,十分疲倦,但对于这时的我来说,能够看到这样好的老师来为我们讲解古代的事即使不睡觉也很值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也及时收看一下《百家讲坛》,它对大家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的传奇
——听《百家讲坛》刘晓岚教授讲“李煜”有感
与李煜同醉:窗外雨声淅沥,你却还沉醉在梦里.神情彷徨,容颜憔悴,我感受到了你的落寞,感受到了你的孤寂.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你日日夜夜悲痛,岁岁年年哭泣……就是那悠悠秦淮喝水,也洗不掉你脸上的忧戚;就是那金陵高照的艳阳,也无法驱散你那心灵的寒气…… 春花秋月,刺穿你炽热的灵魂.雕栏玉砌,只剩得一声叹息.做个诗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低吟浅唱,千古愁绪,喝一杯苦酒吧!我愿陪你同醉,就让这一酒消千愁,随着一江春水东流去……
——题记
不得不说,历史是无情的,它给予每个朝代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骄奢淫逸,还有无尽的痛苦,心机.更重要的是,它不肯把那大好河山献给任何一个王朝,它不肯让任何一个王朝长时间的享受生活.所以,它给了每一个王朝一个期限,一段回忆.这其中: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君主有的快乐有的痛苦,有的秉公执法有的贪婪残暴;有开国皇帝有末代君主;当然,一生的“伟绩”有的被世人称赞有的被世人唾弃.然而,在每个王朝末代君主的头上,很少能博得同情、理解的目光,他们,不是被人类唾弃、耻笑,就是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历史丝毫不会宽恕他们的“罪行”,所以,他们成了臭名远扬的千古罪人……
其实,不然,在所有亡国之君中,有一位不仅没有遭到世人的唾弃,反而引起了太多太多人的同情与惋惜,他的词更是流芳百世,引人注目,他便是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
李煜,他的生活曾经是那么的快乐,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官场上的凶狠毒辣阴险狡诈,更没有战争所言.他是那么的天真无暇,那么真诚对待他人,那么的单纯……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样一个人,却“不小心”子承父业,当上了南唐的皇帝.或许,这也是他悲惨生活的开始.
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一份宁静,一份安逸;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就不能留给他一片净土;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全国,争霸天下呢?他更不懂,为什么自己的真诚相待却没有换来别人的真诚……世俗烦恼,官场纷争,战场称雄……这一切的一切,他都不懂.他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从来没有奢望的什么,只是想要一点安宁,一点真诚,一点富有;他只是有点单纯,有点异想天开,有点过于相信这个世界;他只是想要爱情,想要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花天酒地”.难道,这也有错吗?
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在李煜三番五次的错杀忠臣,用人失误的时候,我从来不想埋怨他什么,甚至,我更想埋怨历史,埋怨他的的父亲:为什么要有嫡长子君主的规定,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不被世俗污染的“大孩子”来治理这个国家.难道,这一切,对于南唐,有一丁点好处吗?对于李璟(李煜的父亲),他达成心愿了吗?唯有赵匡胤,得到了南唐,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片土地,这就是结果,唯一的结果.
不过,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但又是如此的现实,公平.他先后让李煜保受亡国之痛,让他经受精神、肉体的种种痛,但这些,又为他的艺术生命画上了如此美妙的一笔,如此灿烂的一笔,如此辉煌的一笔……
于是就有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感慨;有了“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痛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无奈……
更有了:
桃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的激愤痛苦,伤心,绝望与凄凉:
他的一切痛,一切快乐,一切生命的历程,都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令人不屑一顾,仅仅这样的生活,都不能满足他吗?都不能成全他吗?为什么?为什么如此残忍,为什么如此凄凉?为什么如此……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只知道,有一种震撼叫做简单,有一种同情叫做无奈,有一种伤痛无法表达……
既然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需埋怨谁,不需改变什么,更不需去恨赵匡胤或是别人,因为埋怨没有用,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争霸天下更是每个帝王的愿望……历史没有谁对谁错,更没有假设.所以,一切的感情都仅仅是一种想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忘掉他而悲惨遭遇,仅仅记住他那凄惨美妙的词句.就像赵小岚教授所讲的:我们不必过多的思量,因为李煜也不喜欢思量(“懒思量”是李煜词中的句子),就在此“懒思量”中,为他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我今天看了百加讲坛,我的观后感是: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我读后启发了很多道理.
《两宋风云》这个专题给我们展现了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皇帝宋高宗禅位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此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之幕不断上演.若将中华5000年的历史比作深蓝色的天空,那么这4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广阔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完了30集的讲述,不仅让我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使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40多年来,宋金两国虽有几次议和,但仍处于战争状态.一场场著名的战事令人拍案叫绝,一次次错误的决定让人嗟叹不已,一位位英雄人物在深入了解他们后,更使人顿生敬佩之情.老师说,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诸位人物身上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更应懂得汲取其中的精华之处.正如《论语》所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高宗的朴素节俭,秦桧的富有心计,岳飞的忠心、勇敢,韦贤妃的冰雪聪明,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两宋风云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仿佛划破夜空的一颗明亮的彗星,让人感受到之中的悲壮,让人惋惜它的匆促.它虽然是历史中最精彩的一幕,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乃即兴之时所作,非常感谢大家的欣赏和见解.)
百家讲坛之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 读后感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要说起水浒英雄,鲁智深可是一个特别的.说他是和尚,那也不尽然.他可是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可算得上是和尚中的“另类”.且看他:
头裹芝麻罗万字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好一条英勇刚武的大汉子!
从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到梁山泊的头领,这便是鲁智深的性格斗争生命史.鲁智深被逼上梁山,不仅仅是现实对他的迫害,也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结果.他虽然是个粗鲁之人,但他一身好武艺却也是名副其实.
这不,为帮金氏,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遇见周通强抢民女,又将其痛揍一顿.瓦罐寺中驱恶人;野猪林中救林冲.鲁智深虽然性情鲁莽,但却有着一腔热血.他原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当他的提辖,然而却无法忍受漠然的社会.鲁智深不能忍受他所存在的社会,他对自己所看到的不合理的社会压迫采取了进攻的态度.鲁智深的正义感造就了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一生.他是个粗人,但他这个粗人却是善良的.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一副侠义肝胆,此乃英雄也.
鲁莽行事的鲁智深“平生不修正果,只爱杀人放火”.他可是“酒肉穿肠过”,但佛祖是否心中留,那就得问他自己了.他大闹五台山,大力倒凉亭.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从落发寓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举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五台山上,鲁智深虽然到处惹是生非,三番五次破戒,但他在智真方丈面前却也显得乖巧,不敢放肆.鲁智深也有他可爱的一面.
鲁智深的性格中虽然有鲁莽的一面,但他却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在菜园中他智斗众无赖,也算是有勇有谋.他在众无赖面前,力拔垂杨柳,也显示了他的力量和霸气.武艺超群,果不其然.
鲁智深为人豁达、坦率,这也正是他的可爱所在.他说话一口关西腔,又显出他的爽快来.不能否认,鲁智深确实是个英雄.作为英雄,他有一份英雄的气概.作为英雄,他也有一份英雄的义气.要不然又怎么会大闹野猪林救林冲,又怎么会为救史进华州入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两肋插刀.哪怕是来到梁山后,对昔日的好友兄弟依旧是日思夜念,并决定也接他们来梁山.如此义气,如此侠肝义胆,又怎能不让人为之钦佩呢?
鲁智深的一身可以说是富有戏剧性的.从起初因躲避追捕而被迫落发,到善终坐化在大刹.也可以说是从“假和尚”成了“真和尚”.他虽然被逼上梁山,也干过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但骨子里,他却也不是个坏人,仍透着点佛家的大慈大悲.智真长老说他鲁智深必能修成正果,也确实如此吧.或许鲁智深已经看破了这红尘世事,他拒绝了宋江的好意,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清净的去处,得个囫囵尸首,也就此心满意足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就这样圆寂了.鲁智深英雄一生,惊心动魄.但在临死之时,却是如此平静和自然.临死之人,如此坦荡也不失英雄气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这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也算是做了一回真和尚,功德圆满,修成了正果.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鲁智深命中与佛有缘,这也使的他的性格善良.他豪爽,不畏强暴,杀富济贫,仗义勇为.真可谓是侠肝义胆,可歌可泣.
鲁智深是个英雄.英雄都是令人所敬佩的.鲁智深是一个让人觉得可爱的英雄.
真是:
好个大胆花和尚,仗义勇为是好汉.
杀富济贫都强暴,性格豪爽侠义胆.
一拳打倒镇关西,二番大闹五台山.
留下多少英雄事,一块好钢折不断.
喜欢鲁智深,不仅因为他是个英雄,不仅因为他的正直,坦率,义气,侠肝义胆.让人感觉最深刻或许还是他的圆寂.他虽然一生的经历都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充满着残酷的斗争,使他一腔正义的热血一直都在他的心头燃烧,沸腾.他厌恶他所存在的社会,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社会.于是他反抗,采取了进攻的态度.他上梁山,落草为寇,劫富济贫,疾恶如仇.真是英雄所为.他荡气回肠的一生却有着一个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便似化作一粒尘埃在纷乱、悲哀、被压迫的社会飘荡.这样的他应该是真正“逍遥自在”的吧.好个“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真真正正地唤他一声长老了吧.
侠肝义胆是英雄,勇于斗争是英雄.上天创造了鲁达,而社会造就了英雄的鲁智深.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 观后感
《百家讲坛》,顾名思义就是讲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在这几年来,受到了很多听众的赞扬,这几天,由袁腾飞教授讲的《两宋风云》便拉开了序幕,这一个节目主要讲了:
宋徽宗刚即位时,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当个好皇帝.但是宋徽宗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奸相辅政,宦官掌兵,这些贪官佞臣们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并利用宋徽宗的各种爱好,乘机勒索百姓.宋徽宗爱好奇石异木,于是全国上下大兴花石纲;宋徽宗崇信道教,于是满朝文武皆穿道袍;宋徽宗贪好女色,宰相王黼竟然领着皇帝去逛妓院.这样的皇帝,最终便导致了北宋时代的灭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做某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一知半解,导致事情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我还要继续关注《百家讲坛》,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是永远也翻不尽的.古往今来,谈古论今,还有多少人和事需要我们来探讨,我期待着更多人来讲解更多历史上的故事.《百家讲坛》虽然是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以后播出的,十分疲倦,但对于这时的我来说,能够看到这样好的老师来为我们讲解古代的事即使不睡觉也很值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也及时收看一下《百家讲坛》,它对大家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的传奇
——听《百家讲坛》刘晓岚教授讲“李煜”有感
与李煜同醉:窗外雨声淅沥,你却还沉醉在梦里.神情彷徨,容颜憔悴,我感受到了你的落寞,感受到了你的孤寂.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你日日夜夜悲痛,岁岁年年哭泣……就是那悠悠秦淮喝水,也洗不掉你脸上的忧戚;就是那金陵高照的艳阳,也无法驱散你那心灵的寒气…… 春花秋月,刺穿你炽热的灵魂.雕栏玉砌,只剩得一声叹息.做个诗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低吟浅唱,千古愁绪,喝一杯苦酒吧!我愿陪你同醉,就让这一酒消千愁,随着一江春水东流去……
——题记
不得不说,历史是无情的,它给予每个朝代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骄奢淫逸,还有无尽的痛苦,心机.更重要的是,它不肯把那大好河山献给任何一个王朝,它不肯让任何一个王朝长时间的享受生活.所以,它给了每一个王朝一个期限,一段回忆.这其中: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君主有的快乐有的痛苦,有的秉公执法有的贪婪残暴;有开国皇帝有末代君主;当然,一生的“伟绩”有的被世人称赞有的被世人唾弃.然而,在每个王朝末代君主的头上,很少能博得同情、理解的目光,他们,不是被人类唾弃、耻笑,就是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历史丝毫不会宽恕他们的“罪行”,所以,他们成了臭名远扬的千古罪人……
其实,不然,在所有亡国之君中,有一位不仅没有遭到世人的唾弃,反而引起了太多太多人的同情与惋惜,他的词更是流芳百世,引人注目,他便是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
李煜,他的生活曾经是那么的快乐,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官场上的凶狠毒辣阴险狡诈,更没有战争所言.他是那么的天真无暇,那么真诚对待他人,那么的单纯……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样一个人,却“不小心”子承父业,当上了南唐的皇帝.或许,这也是他悲惨生活的开始.
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一份宁静,一份安逸;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就不能留给他一片净土;他不懂,直到死也没有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全国,争霸天下呢?他更不懂,为什么自己的真诚相待却没有换来别人的真诚……世俗烦恼,官场纷争,战场称雄……这一切的一切,他都不懂.他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从来没有奢望的什么,只是想要一点安宁,一点真诚,一点富有;他只是有点单纯,有点异想天开,有点过于相信这个世界;他只是想要爱情,想要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花天酒地”.难道,这也有错吗?
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在李煜三番五次的错杀忠臣,用人失误的时候,我从来不想埋怨他什么,甚至,我更想埋怨历史,埋怨他的的父亲:为什么要有嫡长子君主的规定,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不被世俗污染的“大孩子”来治理这个国家.难道,这一切,对于南唐,有一丁点好处吗?对于李璟(李煜的父亲),他达成心愿了吗?唯有赵匡胤,得到了南唐,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片土地,这就是结果,唯一的结果.
不过,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但又是如此的现实,公平.他先后让李煜保受亡国之痛,让他经受精神、肉体的种种痛,但这些,又为他的艺术生命画上了如此美妙的一笔,如此灿烂的一笔,如此辉煌的一笔……
于是就有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感慨;有了“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痛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无奈……
更有了:
桃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的激愤痛苦,伤心,绝望与凄凉:
他的一切痛,一切快乐,一切生命的历程,都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令人不屑一顾,仅仅这样的生活,都不能满足他吗?都不能成全他吗?为什么?为什么如此残忍,为什么如此凄凉?为什么如此……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只知道,有一种震撼叫做简单,有一种同情叫做无奈,有一种伤痛无法表达……
既然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需埋怨谁,不需改变什么,更不需去恨赵匡胤或是别人,因为埋怨没有用,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争霸天下更是每个帝王的愿望……历史没有谁对谁错,更没有假设.所以,一切的感情都仅仅是一种想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忘掉他而悲惨遭遇,仅仅记住他那凄惨美妙的词句.就像赵小岚教授所讲的:我们不必过多的思量,因为李煜也不喜欢思量(“懒思量”是李煜词中的句子),就在此“懒思量”中,为他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我今天看了百加讲坛,我的观后感是: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我读后启发了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