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鲁迅有的人这首是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6 01:40:58
鲁迅有的人这首是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作者: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一共可以分成这么多段.这首诗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
  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小结: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形成了以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抒情主线.
  对比的写法
  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一、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l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二、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一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
  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三、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一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永远记住他”;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