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宋朝府州官职问题宋朝一府(或是一州,比如开封府,济州府)都有什么官,除了知府和通判,下面是什么官,请具体从大到小例举一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7 16:48:19
宋朝府州官职问题
宋朝一府(或是一州,比如开封府,济州府)都有什么官,除了知府和通判,下面是什么官,请具体从大到小例举一下,每个官职的大概作用
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大军监和州府同级,小军监则否,与县同级.一般来说大军多,小军少,小军的来源是镇,待会我会再讲到.大军的来源一般是小军升级,或是边疆军事需要,级别不能太低.但大军虽然说是州府同级,但管县的例子并不多,一般下面设的是堡和寨.小军又有两种,一种做为独立行政单位,属于州府,有直辖地,也管民.还有一些设在州府治所,如江州即有军额,军城在州城内,不管民,也属小军.
  监,以经济目的而设,不但有与州府同级的,只有一个,云阳监.还有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的(绝对不会属于军监),很多,还有隶属于县的,也不少.小监也有管民不管之分,和军类似.
  最基本的一级行政区域为州和府,府可以说是州的特例.我们一总说吧.说到州府就不能说到唐朝,这是息息相关的.最开始,全国没有府,全都是州.即使唐朝建都之地长安,最早也只是雍州.后来为了表示与众不同,建西京,别称京兆府或长安府(只是因为首县是长安县),实际上并没长安府这一正式称呼,唐朝只有西京.当时同等待遇的有,北京太原府(龙兴之地,李渊起兵),东京洛阳府(洛阳,沿隋东都置).长官,长安称京兆尹,太原洛阳称府尹,正式官称也没有府这个字,且府尹不常置,只以亲王为之.很快地,北京撤了,又变成了并州.东京则设东都留守.唐末至五代,有些州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升格.如玄宗逃蜀,蜀州建南京,后废京改成都府.肃宗举义,改岐州为凤翔府(后又改回岐州,《江南逢李龟年》诗首句为“岐王宅里寻常见”可证),不一而足.皆因一时政治需要而设.可视为特殊的州.经五代而至宋初,全国共有十府.有宋一代,建府也不多,多因是入继大统的皇帝之潜邸而升州为府,如重庆府.但有一点,升府的州一定都是大州,军额也一定是节度州.所以,府完全可以看成州的一部分.以府统州和大规模地设府是元明的事了.
  州,是最普遍的.州之上没有任何正规的行政区划.但不正规的行政区划则是一直有的.
  隋开皇九年,并全国八百多郡为二百多州,一改东晋南北朝的一摊糟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把以前的什么侨州郡县,空头州县全部革除,所有州县都以实地为依据,而不以户口为依据.但这样下来,中央直接掌握二百多个行政单位自然有困难,便有都督府之正规化.当时全国有三十州为都督府州,刺史兼都督(分大都督,中都督,都督三级)之职,分管各州.大都督府如秦,青,并,雍等,中都督府如蜀,杭,都督府如桂,广.各都督府所辖地域也称“某管”,如“桂管”, “广管”.都督府设都督,长史,司马等职.都督不常设,以亲王为之,杨广就是扬州大都督.多以长史为长官.司马为副职.下设别驾,参军,录事,从事,等等.这一制度一直用到唐初,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都当过都督之职.唐高宗时,废都督府.又成为实际上的州县二级制.唐朝有道的说法,始于太宗置十道采访使.分全国为十道,可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但这不是正规的行政区划,只是一种习惯.北宋初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基本上就是按十道的顺序来讲述的.但,这一行政区划并不存在.真正在州之上的,只有节度使,是比较固定的,即为为祸唐朝一代的节镇.节度使最初置于高宗时,以备西陲.旋设旋废.到武周以中宗睿宗两朝,渐成常设之职.所管的州也开始固定下来了.但在全国并不普遍.只在有军事需要的地方设.当时最大的四个节镇就是,陇西和范阳,卢龙,魏博(后三者又称河北三镇).安史之乱后,战乱兼于内地,即使如江南,四川等没打仗地方,出于防备,也开始设节镇(不一定是节度使,可以是观察团练防御使).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除畿内,共分为四十七镇.此时,州刺史已经变成了节镇长官的属吏了.节镇的长官,一开始按照官职的大小,分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都没有隶属关系,职权都差不多.后来,各节度使开始对自已所管的州的刺史授予防御使团练使的职位,就开始混淆起来.总之一点,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和观察使肯定是独立的.防团则不一定.使额固定于州.所以开始全国的各个州有了节度州(有节度使或观察使),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只有刺史)之分,并一直沿用到宋金辽西夏.如宣州,长官应为宣歙等处管内观察使兼宣州刺史,一般就只称宣州观察使.节镇有两个名字,一个为节度名,如汴宋,魏博,卢龙,一般来说以地名称,另一个称为军号.如定海军,威远军,威胜军,等等.这些都是固定的.有时用节镇名,有时用军号,有些不太清楚的人就会搞错.只有节度镇才有军号,防团则无.手上没书,否
  则顺便把大的都写上来.
  宋初承唐五代十国之制,设节镇.杯酒释兵权后,大力推广文官(尤其是京朝官外派)管地方,收兵权,聚全国精兵为禁军屯于畿内,而以地方汰剩之兵为厢兵,仅供杂役驱遣.节度留后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等渐成虚衔.实权尽为知州所夺.但各州的军额仍保留,且时有升降.变成了州的一种等级.北宋设路,专指转运使路,转运使分诸路转运使,和随军转运使,听官名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但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督考核路内州府长官.路的长官不单单是转运使(简称运使),还包括转运副使(运副),转运判官(运判),可能同时设,也可能只设一个.按照资历阶官高低授职.都称为监司.监司还包括诸路提举常平(常平是常平仓的简称,管籴平米价),提举茶马,提举茶盐,甚至包括官位卑小的走马承受(原称勾当公事,避高宗违),都在广义的范围之内.凡是有监责州府长官职责的都算.但,路可以算是一个正规的行政区划,北宋的转运使路,南宋安抚使路,都是固定的.区别在于,北宋的转运使有专官,无治所,南宋安抚使则以其兼驻在州府的知州(知府),管军民之事,权力大于北宋时.
  州上的讲完,现在讲州固有的等级.州除了上面讲的节防团军的区分外,还有一个分等级的方法.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大军监都于下州同.这两套制度是独立的.下州也有节度州,当然,辅雄望紧里边绝少有军事州也是事实.
  这一制度,在县上也有反映.县令从从六上到正八下,分的档次更细:赤(唐朝的京兆,宋朝的开封府驻地):唐朝的长安,万年,宋朝的祥符,开封.次赤(陪都的治县):河南县,洛阳县.及唐朝的成都县,太原县等.
  畿(赤县的郊县):宋开封府唐京兆尹所管的所有县.次畿:(次赤县的郊县):唐洛阳府宋河南府的所有县,唐成都府太原府的郊县望,紧,上,中,中下,下:以户口,繁荣与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