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认为隋炀帝覆亡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6 09:56:00
魏征认为隋炀帝覆亡的原因是什么?
魏征论炀帝①
上②谓侍臣③曰:“朕④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⑤,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⑥,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⑦对曰:“人君虽圣哲⑧,犹当虚己以受人⑨,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⑩,骄矜自用(11),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12)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13)不远,吾属之师(14)也!”
译文.
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我读《隋炀帝集》,文辞含义深刻广博,也知道称赞唐尧和虞舜,指斥夏桀和商纣,但是他办事为什么这样相反呢?”
魏征回答说:“当帝王的虽然高尚聪明,但还是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有智慧的人会献出他的计谋,有勇气的人会用尽他的力气.隋炀帝依仗他的超人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所以嘴上说的是唐尧和虞舜的好话,实际干的却是夏桀和商纣的暴行,自己还不知错,因此落得彻底灭亡.
唐太宗说:“以前的事情离我们不远,是我们的借鉴啊!”
这篇短文记述了魏征和唐太宗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从唐太宗向身边的大臣们谈读《隋炀帝集》引起来的.问题是炀帝的言辞同“行事何其反也”.魏征针对这一问题对炀帝作了三点论述:其一、恃其俊才,骄矜自用,这是承前面“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而言的;其二,这是由其一而引出其二所以文中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其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曾不自知”即没有一点自知之明、错不知错,当然也就一意孤行了.最终落得彻底“覆亡”的下场.魏征的论述切合实际,符合事理,所以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摘自纪念文选.
上②谓侍臣③曰:“朕④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⑤,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⑥,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⑦对曰:“人君虽圣哲⑧,犹当虚己以受人⑨,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⑩,骄矜自用(11),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12)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13)不远,吾属之师(14)也!”
译文.
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我读《隋炀帝集》,文辞含义深刻广博,也知道称赞唐尧和虞舜,指斥夏桀和商纣,但是他办事为什么这样相反呢?”
魏征回答说:“当帝王的虽然高尚聪明,但还是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有智慧的人会献出他的计谋,有勇气的人会用尽他的力气.隋炀帝依仗他的超人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所以嘴上说的是唐尧和虞舜的好话,实际干的却是夏桀和商纣的暴行,自己还不知错,因此落得彻底灭亡.
唐太宗说:“以前的事情离我们不远,是我们的借鉴啊!”
这篇短文记述了魏征和唐太宗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从唐太宗向身边的大臣们谈读《隋炀帝集》引起来的.问题是炀帝的言辞同“行事何其反也”.魏征针对这一问题对炀帝作了三点论述:其一、恃其俊才,骄矜自用,这是承前面“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而言的;其二,这是由其一而引出其二所以文中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其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曾不自知”即没有一点自知之明、错不知错,当然也就一意孤行了.最终落得彻底“覆亡”的下场.魏征的论述切合实际,符合事理,所以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摘自纪念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