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全面的知识点应该复习哪里?求助。对地理真的很头疼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地理作业 时间:2024/11/05 20:35:08
初一地理全面的知识点应该复习哪里?求助。对地理真的很头疼
初一地理全面知识点
初一地理全面知识点
解题思路: 1、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解题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7、本初子午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9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06、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107、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08、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109、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110、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111、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1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113、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114、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1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6、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7、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18、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19、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0、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1、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2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23、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等6个主要机构。 124、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补充: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度数起点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数量特征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 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符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形成于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的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四季较分明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四季分明 寒带 寒带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高山 高山气候 气温垂直变化显著
解题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7、本初子午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9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06、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107、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08、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109、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110、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111、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1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113、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114、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1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6、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7、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18、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19、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0、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1、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2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23、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等6个主要机构。 124、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补充: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度数起点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数量特征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 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符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形成于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的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四季较分明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四季分明 寒带 寒带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高山 高山气候 气温垂直变化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