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民族风俗,整理下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12:17:57
感兴趣的民族风俗,整理下来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族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
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是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东正教,使用俄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
俄罗斯族人除从事农、牧业,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外,还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
按分布地区,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族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
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是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东正教,使用俄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
俄罗斯族人除从事农、牧业,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外,还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
按分布地区,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