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中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6 07:28:04
论语十则中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几句关于做人的语句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几句关于做人的语句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十则中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谈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谈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的句子 一共十句
《论语》十则中是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分别是哪些
《论语》十则中是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成语分别是哪些
《论语》十则中,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思考: 6、课文在求知态度上强调什么
〈论语十则〉归类,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
初一论语十二章,分类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
论语十则的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学习方法的几句话 要原文和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学习方法这几个
论语十则中,论述修身做人的句子
编一则 像论语一样的.要是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
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修身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