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30 21:03:07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怎么样
今天去了教会,顺便读了代国强翻译的《哲学的慰藉》.有点失败,主要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有两次对比手机电子书中的Library Fund的英文版,发现中英文之间大相径庭,导致对该译本丧失信任.其实语言是相当优美,虽然后来发现Loeb版与Library Fund版也大不相同.很奇怪为何像《哲学的慰藉》这么重要的著作居然没有被收入商务学术名著丛书或其它权威系列. Boethius(480-524)是罗马世代显贵,曾任罗马执政官,523年被东哥特王Theodoric以叛国罪下狱,次年被秘密处死.《哲学的慰藉》是波埃修斯在狱中所作,以与哲学女神对白以及诗歌的方式描述自己的际遇,反思了世俗幸福之不可靠,认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在于上帝.Boethius还分析了恶的本质在于善的缺乏,讨论了神意(providence)与自由意志的关系问题.Boethius对恶和自由意志的理解,与奥古斯丁虽然极为类似,却不清楚两者之间是否有渊源.奥古斯丁曾说“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 ut intelligas , 出自Ten Homilies on the First Epistle of John)”;Boethius虽言“哲学的慰藉”,最终却也是让灵魂归向上主才安然于苦难,因此很难说仅仅是哲学写作,虽然Boethius似乎从来没有提及过基督教,有一处甚至暗示其对哲学的热爱是遭受检控的理由,“因为你(哲学女神)的缘故,他们认为从我的身上找到了指控的根由.”【波埃修斯,《哲学的慰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下同】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虽然基督教时代已然开始来临,作为罗马人的Boethius却仍具有极强的古典品质,这是否是当时相当主流的事情? 卷一 精神之痼疾 身处狱中的Boethius正在依靠诗神顾影自伤,“凄凉悲哀之曲从心底涌满我面.”【11】哲学女神来了,赶跑了诗神.悲伤至极的Boethius向哲学女神陈述了自己的遭遇:追随柏拉图格言,“如果治国之人,是研究智慧的人,国家必然蒙福,”【22】以正义之心从事公共事务,捍卫公共利益,却遭受毁谤和控诉,失去了财产和荣耀.Boethius同时借前人之口提问:“如果上帝存在,为什么还会有恶呢?如果上帝不存在,善又从何而来呢?”【25】并进一步由诗歌来描述这一质疑:“万物都遵从你古老的法则,各自完成你所分配的工作.…但掌管万事的至高者啊,你却不管人类的行为.为什么任凭无定的命运,让人生如此变幻莫测?那由犯罪带来的残酷的处罚,为何落在无辜人们的头上?”【29】 哲学女神回答说Boethius的痛苦更多源自自身,因为“与其说驱逐你的是别人,不如说你是被自己驱逐,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对你那样做.…你被众多横行的情感淹没,忧愁、愤怒和悲哀撕扯着你的心灵.”【31-32】这是说Boethius心中失去了宁静和安息.哲学女神接着指出,Boethius在相信上帝掌管一切的同时却又认为人不受上帝眷顾的看法是矛盾的.而Boethius虽然知道万物的根源是上帝,却不知道万物的归宿是什么.哲学女神说Boethius的病根在于“忘记了自己是什么”【36】,而哲学女神要用温和的药方来医治Boethius. 卷二 淡看身外之物 Boethius的疾病根源是因为好运消失而惆怅憔悴.“任何命运的骤然改变,都将引发心灵上的动荡,”【41】然而,哲学女神希望Boethius认识到,变化无常正是盲目的命运女神的面孔.“当你一旦把脖颈伸到命运的羁绊之下,你就必须以坚定的恒心在她的领域内忍受她的支配,”【42】因为人并没有权利向命运女神要求财富和荣耀.命运女神会说,“财富、荣耀和所有的好运,都是属于我的权力.…我的力量就存在于无常之中.”【44】而人呢,“尽管上帝尽情地接受他们的祷告,慷慨的给予他们黄金…但是当他们得到时,仍然不会满足.…有什么马缰,可以驾驭人类脱缰的欲望?”【46】 哲学女神提醒Boethius,“你显然不应该期望在人间能找到稳定,因为连人的生命都是可能随时结束的.”【48】Boethius抗议说,“正是对过去的回忆最让我感到痛苦不堪.命运让我遭受的一切困苦之中,最大的不幸,就是曾经幸福快乐过.”【50】女神说,Boethius不算不幸,他的岳父、妻子,儿子都还好,好运曾多次临到他.况且,“实际上幸福在于人的内心…如果你成了自己的主人,也就拥有了你永远都不想失去的东西,即使命运也不能把它夺走.…假若幸福是有理性的人的至善,而凡是能够被剥夺的东西都不是至善,所以,无常的命运显然不足以赢得幸福.”【52】 由于灵魂不朽,而命运支配的是肉身,因此不应该依赖命运,在此,吟唱的诗歌劝慰说,“小心审慎地把房屋,建在低稳的磐石上…你可以在安静祥和的生活中度过,你可以嘲笑世间的喧嚣.”【54】 哲学女神指出,物质上的成就感不能带来安全和稳定:“拥有越多,需要的就越多.”【57】而同人自身相比,它们逊色,“上帝要求人类超过世上其它一切生灵,你却把自己丢弃到最卑微的地位.…这就是人的本性,当他认识自己时,便超越其他生物.一旦他无法认清自己时,甚至变得禽兽不如.”【57】荣誉和权力也是暂时的,“没有内在的善,并不总是和好人相伴,也不会使拥有的人变得善良.”【62】即使,道德高尚而来的声望,其价值也微不足道:地球在空间中微不足道,而人类的时间空间用永恒无法相比.哲学女神提示说,不应该忽视内心深处的良知和道德.灵魂应该逃离尘世的牢狱,“追寻天堂里的自由,轻蔑地拒绝一切尘世的来往.”【66】 照这样看来,厄运比好运对人更有益处,因为好运欺骗人,而厄运则教导人.“好运通常欺骗人,因为她常常以快乐显现,…而厄运则向人们揭示幸福的脆弱,并开拓人们的思想.…厄运靠着弯曲的拐杖,将绝大多数人导向真实的善境.”【68】最后的诗歌吟唱说,“公道的宇宙亘古不变…这一切因爱成就,这种爱掌控着大地、海洋和天空…爱通过神圣的和约,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哦,人类将是何等的幸福啊!如果那掌管宇宙的爱,也同样引导了你们的灵魂.”【69-70】 卷三 幸福之所在 现在Boethius的心已经安宁而坚强了.哲学女神定义了人们渴求的至善,“可以把善定义为:一旦得到了它,人就不再有其他追求了,这就是至真至大的善,包含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般人的心中都有追寻真善的本性,但谬误却让人们迷失了方向,走上通往假善之路.”【75】“无论是谁都会追求幸福…每个人所追求的至真至大的善,无非就是幸福的一种状态.”【76】有许多幸福的模式:财富、荣誉、权力、荣耀和快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也是暂时的.哲学女神劝谕说,“抬头仰望,看看这广阔的天空以及它的力量和运行速度,不要再去想那卑贱的事情.”【91】 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哲学女神说,“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能让一个人得到真正的满足、真正的权势、真正受人尊敬、真正的名誉和快乐.”【96】这些因素都属于一个整体,只是由于卑劣的人类因为堕落才将它们区分,而“当人们试图获得一块紧密整体的一小部分时,人类就失败了.”【95】而且,这些不完备的善,必须追溯和寻求上帝的帮助,犹如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提及的.于是女神吟唱:“我的父啊,你创造了一切…但存于你内心的至真至善,使你无怨无悔让受造之物蒙恩.…你是那么安宁,是善良之人的避风港.你是我们的根源与归宿,我们的向导,我们的首领,我们的道路,也是我们的目标.”【100】 这里Boethius开始略微触及了缺乏的主题.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基于一切善的真正根源.“自然并不是从落后和不足开始,而是从完美和理想的状态开始,后来才退化到低等和脆弱的形式.”【101】上帝就是善,就是幸福.而人们通过获得幸福的同时也就得到了上帝,“获得上帝的特性也可变得如上帝一样.每一个快乐的人都是上帝.上帝是由于他的本性才成为上帝,而人们变为如上帝一样是在于自身的参与.”【103】 接下来,Boethius说,完美都依从本性参与了善,植物、动物,每一种生物“都力求生存,避免死亡和灭绝.”【109】“对自身的关爱,不是来自于理性生物的意志,而是来自于自然的本性.…你没有理由怀疑,所有存在的事物按其本性都是尽可能生存,同时避免死亡.”【110】而生存就是渴望善,“我们必须承认善是万物的终结.”【111】 上帝凭借爱掌管宇宙,“若没有一位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宰,自然界就不能按部就班地运行…那维护万物运动和永恒的主宰,就用大家所熟悉的名称‘上帝’来称呼.”【114】上帝以善为舵,驾驭万物.“所有的事物都有加速向善靠拢的本能.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出于自身的本性,又按自己的意志去服从最高安排者的意志.”【115】上帝无所不能,但不能作恶,“因为恶什么也不是,所以上帝除了恶之外什么都可以做.”【116】卷三最后的诗歌举了Thracian人俄尔普斯去地狱寻找妻子失败的故事,告诫说,“你应带领自己的心灵仰望光明,若是被欲望控制,转头注视地下的黑暗.就立即丧失应得的天福.”【120】 卷四 掌命运之舵 本卷转向恶的问题,“在一个善良统治者的世界当中,应不应该存在罪恶,或者,罪恶为何总能横行于人间?”【123】哲学女神说,“善的力量总是强大,恶则可鄙而虚弱,恶决不能逍遥法外,善绝不会没有奖赏.”【124】善远远胜过恶.这里采取了一个较玄的哲学论证:善是人都追求的幸福,而必须有能力追去善;善人得到了善,而恶人却没有得到,所以,善人有能,而恶人却软弱无能.结论听起来有点怪:“我们说世间不存在恶人,尽管我们身边有为数众多的恶人…我并没有否认恶人很邪恶,我只是否认他们的存在.这就好比尸体是一个死人,但你不能称他为一个人.”【129】因为“一旦失去了本性,也就不复存在.”【130】“凡是存在的事物都一定属于善.…凡是偏离善的都无法存在,恶人也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身体的形态仍然能证明他们是人.但当他们为非作歹时,就丧失了自身的人性.…一个人丢掉了善,就不能称为人,因为不能获得神性,就变成了野兽.”【134】这里的诗歌引用了Ulysses和Siren的故事. 接下来说,恶人徒有人的外表,内心却无比痛苦.行恶的意愿、能力和行动分别会带来还惩罚.而受惩罚比没有受到惩罚还好.而人如果觉得这种讲法有问题,那是他的“眼睛已经习惯了黑夜,就看不到真理的光.”【140】 为什么无所不能的上帝会让坏人快乐,让好人受苦呢?这似乎不公平.这里Boethius解释了神意(providence)和命运(fate)的关系.“这世俗秩序的发展,上帝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被称之为神意或天命.在时间中,这种安排的运行就被叫做命运.这两者虽然不同,却相互联系.因为这为命运所掌管的秩序,都要听从神意的指导.”【147】神意亘古不变,命运却变化无常.与上帝越近,则越不在命运的辖制下,“与上帝的意志相距愈远,则更为命运所束缚.”【148,感觉这里区分神意和命运并没有解决问题】恶只是起源于偏离正道.“一切发生的事和恶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是因恶而生,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他们也是一心向善,只不过是错误把他们引离了正道.”【149】而神意让一些人受苦,也是为了教育之故,“神意用苦难去折磨他们,使他们内心的道德通过忍耐得以加强.”【150】甚至,“对于上帝来说,一切邪恶的事物都是善良的,可以从坏的事物之中获得好的结果.”【151】“所有看似艰难的命运,要么就是考验道德,要么就是纠正或惩罚卑鄙邪恶.”【158】 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 “神是永恒的,而世界只是持久的” 本卷讨论自由意志和上帝的预知的问题.开始于Chance是否存在.就没有紧密的因果关联而论,不存在偶然这种事情.“上帝掌管一切,在他的安排下,还能有什么随意繁盛的事情么?…从虚空中什么也不能产生.”【163】偶然只在并非原来目的的结果的意义上才存在. 那么“在因果缘由的紧密相连中,我们是否还有自由决断的余地,还是那命运的枷锁把我们的心灵也一同束缚呢?”【166】Boethius说,“当然存在自由的意志,凡是有理性的事物,都能自由决断.…每个拥有理智的人都同样拥有追求和拒绝事物的自由.”【166】不过,如果心灵沉溺于肉欲的话,自由会减少,“到了最后阶段,心灵被罪恶无耻所迷惑,完全脱离了理性时,就和奴隶一样完全失去了自由.”【166】 真正的困难存在于上帝预知万事万物的能力和人类自由决断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倘若神意不仅预知人类的行为,甚至知道人类的计划和愿望,那人类就没有决断的自由了.除了永远正确的天命预知以外,人类不能有任何的行动和意愿.”【168】在这里Boethius不满意于一种解决方案,那种方案认为可以解决这个棘手问题,“一件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神意的预见,反过来,而是因为某事即将发生,所以它瞒不过神意.”【168,陕西师大版189】这个方案完全回避了问题.Boethius认为这个Foreknowledge和free will的问题是严重的. Boethius给出了一个巧妙的兼容论方案.他说,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原因在于“人类的思维赶不上单纯的神圣预知.”【174】发生不受必然性约束.这里关键是,认知有几种不同的、分等级的方式.“认识一个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通过感觉、想象、理性(reason)和智慧(understanding).…较高的理解力包含较低的理解力,但较低层的理解力不可能升到更高一层.”【176】Boethius这里的关键就在于“理性只存在于人类之中,就如同智慧仅仅属于上帝.”【180-181】神的“永恒,是能完全并同时拥有永远无限的生命,这生命既包含未来,也不曾失掉过去.这样的存在,永远处于现在的时刻,而且使无限变化的时间也常与它自身同在”.而“受时间限制的生命,他们的活动都是来自过去,存在于现在,最终进入未来.”【185】神的认知穿越了时间的变化,直接观察万事万物.Boethius举了一个例子:你同时看到“太阳升起”和“一个人在地上行走”,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随意的.但上帝俯视万物,“并不对它们的本性加以分辨,在上帝眼中,它们都处于现在,在实践的限制之下才是未来.”【187】这个解决方案很牛很牛,就是通过取消时间的绝对性来解决上帝预知和自由意志的矛盾,让人想到康德对时间的定义方式.不过我倒是对上帝的全知(Omniscience)和全能(Omnipotence)两者中谁与自由意志有冲突是有所怀疑的. 到此,Boethius真的很安宁了,写作完全进入状态,根本感觉不到过不了几日就被处决的那种悲伤和紧张. 江绪林 2012年5月7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