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从背景、母的、内容、效果等方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做比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7 22:42:44
从背景、母的、内容、效果等方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做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表(1为战共,2为新经济)
农业方面
1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了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后来几乎是无偿给国家.
2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乘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可以销售,也可以兑换工业品.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工业方面
1实行工业国有化,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监督.
2涉及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其余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商品流通方面
1实行商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2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
劳动报酬方面
1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2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
第一,背景不同:前者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英、法、美、日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者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制定的.
第二,内容不同: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第三,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四,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两种政策的实行,既是当时形势的需要,也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第五,作用和影响不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意图是在一个落后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行不通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采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实践的效果比较好.前者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它严重地损害了工农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至于1920年底到1921年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后者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后者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这一政策的成功,是立足于多种经济成分——如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其他非社会主义的和非资本主义的合作与共存.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这一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