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9 02:12:32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
文字不是黄帝的大臣仓?虽然那时候的文字还不太成熟,但他发明的象形文字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吧?
文字不是黄帝的大臣仓?虽然那时候的文字还不太成熟,但他发明的象形文字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吧?
不是甲骨文!
为什么说甲骨文不能算作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1898年首次发现.1928年后,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10余万片,主要刻卜辞及占卜纪实的有关文字.单字总数约4600字,可识文字达1700余字.文字结构已从独体趋向合体,基本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汉字构造法则,文字形象简古、劲健挺秀,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已经成熟了的文字.
在甲骨文以前,我国还有没有文字?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家氏结绳 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黄帝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过公元前1300年.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30年代在山东章丘县城子崖发掘的龙山文化陶片中就发现了一些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符号,它是由刻画的几何线条构成的,大多数比较简单,郭沫若称半坡彩陶上的符号有文字的性质.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发现有符号,有的符号上还涂有色彩.这些符号都刻画在陶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有的符号象是太阳或月亮从山上升起的样子.另外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郑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发现有符号.这些符号有的是同图纹合在一起,有的明显地区别于彩陶纹饰,这些符号虽是简单的、零星的、无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可以说中国文字的诞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历史.所以说,甲骨文只能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很多学者认为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此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对这些陶文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裘锡圭认为是“记号”,郭沫若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而于省吾等学者则认为已属文字范畴.唐立庵(兰)先生在谈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时说,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它们已经有5500年左右的历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难,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的某字.不过,陶文与汉字有渊源关系,应该是肯定的.
为什么说甲骨文不能算作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1898年首次发现.1928年后,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10余万片,主要刻卜辞及占卜纪实的有关文字.单字总数约4600字,可识文字达1700余字.文字结构已从独体趋向合体,基本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汉字构造法则,文字形象简古、劲健挺秀,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已经成熟了的文字.
在甲骨文以前,我国还有没有文字?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家氏结绳 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黄帝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过公元前1300年.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30年代在山东章丘县城子崖发掘的龙山文化陶片中就发现了一些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符号,它是由刻画的几何线条构成的,大多数比较简单,郭沫若称半坡彩陶上的符号有文字的性质.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发现有符号,有的符号上还涂有色彩.这些符号都刻画在陶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有的符号象是太阳或月亮从山上升起的样子.另外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郑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发现有符号.这些符号有的是同图纹合在一起,有的明显地区别于彩陶纹饰,这些符号虽是简单的、零星的、无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可以说中国文字的诞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历史.所以说,甲骨文只能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很多学者认为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此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对这些陶文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裘锡圭认为是“记号”,郭沫若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而于省吾等学者则认为已属文字范畴.唐立庵(兰)先生在谈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时说,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它们已经有5500年左右的历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难,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的某字.不过,陶文与汉字有渊源关系,应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