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6 10:48:04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读后感,谢谢
解题思路: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解题过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读后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说新语》孔融的故事,原文是: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从字面分析,陈韪的意思就是:小时候很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

观梁先生在《雅舍小品》说道:所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确是不刊之论。不过一向为人卑鄙投机取巧之辈,以后无论如何翻云覆雨,也逃不过老同学的法眼。

细想,一个小孩子,就像现代很多的神童,先天拥有的才能自然是极好,但若缺乏后天的培养和努力,迟早也会脱节于社会,变成一个庸人;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一事无成。所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是哪方面的积累,终有其用。老年啃老本,亦有江郎才尽之时。

看一位少年成名作家的作品不难发现,现代崛起的80后如恒河沙数,澄黄闪亮,但捞出来是金子的少之又少。这并不是诽膀或责难,初期刊出的作品,靠的是少年累积的功底和经历,而非实实在在的人生感悟,大多词藻活泼华丽,却浮夸。可见功力深厚与文笔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有说,诗人作家少年成名居多,年岁日增反而愈显才尽。道理很简单,功力深厚了,对生活的触觉却不再敏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也是一种悲哀。功力只能增其形,而不能赋予其灵魂,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虽说未必步江郎之后,但不想办法从内里提升自我的人必然处在一个难以超越自己的平台,最后被社会前进的洪流覆盖。

同学:很高兴为你做答。如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可以与你再次进行亲切的交流。祝:学习不断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