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看完鲁迅的作品的读书笔记 短点啊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5 21:48:33
看完鲁迅的作品的读书笔记 短点啊快
《祥林嫂》给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妇女孤苦悲惨的人生道路.生活就像与她过不去,不停的把一个又一个的灾难降临在她的身上:幼年被卖到祥林家做童养媳,中年丧夫,正沉浸在痛苦之中时,又被婆婆卖给了猎户贺老六.她不甘心侍从二夫,逃到了鲁镇的鲁四老爷家做杂工.生活刚刚平静下来,她又被一帮人抢到了贺老六家,逼迫与其成亲.在抢亲的途中,她欲寻短见,却没有死成.在新婚之夜,她发现贺老六实际上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也是个善良的老实人,也就不再反抗,决心和老六好好的过日子.谁知,新的打击接踵而来;贺老六不幸染上风寒,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带病去山上打猎,不小心摔倒在山上,当时就命玄一线.正在这时,祥林嫂又惊闻阿毛被山中的狼吃了.她四处寻找,在草堆里发现了被狼掏空了腹部的孩子.她痛不欲生,跌跌撞撞的回到家里,只见老六已经咽气了.她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中,在柳妈等人的“教育”下,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个罪孽深重的人,用两年的工钱在庙里捐了一个门槛,希望能够赎清自己的罪孽.即使这样,当祝福的时候,鲁四老爷仍不让她插手干活,并把祥林嫂赶出家门.祥林嫂疯了,祥林嫂死了.她死在自己痛苦的命运下,死在生死轮回的说教里,死在淡漠的人情中,死在封建的制度下.
祥林嫂令我敬佩,又让我同情.一个弱女子,在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管束下,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得知自己被婆婆卖掉,坚定的逃出家门,并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又是很善良的,离开家的那一刻,甚至恋恋不舍.舍不得的是她(已经死去)的丈夫,(亲手把她卖掉的)婆婆和家(徒四壁的破屋.)她也许都没有恨过她的婆婆.当她被人抢去拜堂,她是那么的倔强和顽强,宁愿撞墙而死也不愿屈服.可最终是她的善良占了上风:她发现贺老六是个可怜的苦命人,花去了大把的钱来买亲,欠下了一大笔高利贷,如果她一走了之,那他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啊?因此,她选择了留下.“再次丧夫,失子”,如果换成另一个女人,一定接受不了.可是她活下来了,顽强的活下来了.在鲁镇,即使是柳妈的说教,鲁四老爷把她赶出门去,哪怕外面天寒地冻,她却沿街乞讨,甚至没有栖身之地,她都没有恨过他们,只是反复的念叨着:“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魂灵?”唉,傻祥林嫂哦,你这一辈子受的苦还不够吗?你是被他们逼死的!
封建社会的制度对女人是绝对不公平的,因此祥林嫂会有那么悲惨的命运:被卖做童养媳;买卖婚姻,如果不是这样,祥林嫂即使失去了丈夫,也许也会很幸福.而从封建社会到现在,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对神灵的膜拜也是超越一切的.包括贫富,贵贱,人性等等.经管祥林嫂为争取自己的幸福做了很多的努力,最终没能逃脱鬼神之说.她竟然相信了自己是克夫克子之命,相信自己这辈子命苦是因为前世作孽,相信自己有两个鬼丈夫,到阎王店要被锯成两半.她欲生不得,求死不能.她毕竟只是一个女人,毕竟只是由肉体组成的,哪怕她的心灵还能接受痛苦和打击,她的身体也不能承受了.所以她死了.
我鄙视鲁镇的所有人.他们冷漠,没有人性.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都是一些所谓的善人,可是他们做的都是缺德的事.他们瞧不起祥林嫂,厌恶祥林嫂,最后也许痛恨祥林嫂了吧?要不怎么会雪上加霜的赶走这个可怜的女人呢?难道他们连人最起码的怜悯之心也没有吗?其实说到底,这就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人格,是具有民族性的,是卑劣的.即使现在,对值得同情的人们惟恐躲之不及的事随处可见.我有时甚至怀疑文明古国这个词的由来.
祥林嫂,一个可怜的女人,做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如果我可以见到她,我会坚定的告诉她:好好的活下去!
香港学者李欧梵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确实,小说中的主人翁祥林嫂被买卖、被驱逐、被欺骗、被嘲笑、被愚弄,生不见容于人间,死亦不能被保全于阴曹,这是一个有着无边痛苦,举目无助的生灵.她四处寻觅,百般挣扎,千般反抗,万般无奈之下,绝望中默默死去,死在年终祝福氤氲缭绕的街头.祥林嫂的死是封建礼教对其的必然结局,是吃人本质的一个具体表象,正如鲁迅杂文中所说: “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至于对祥林嫂的形象在以往的评论中,并不缺乏应有的重视,但是,要么忽视了这个作品的独特意味,用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作抽象的分析,要么不顾历史的真实,把她当作争取妇女解放的样板.其实,祥林嫂的形象并非那样的简单,她勤劳老实却又麻木愚钝,她敢于抗挣却又安分愚昧,她是一个背着封建礼教枷锁的舞蹈者.
一、困顿的身份地位中,隐寓着沉重的枷锁.
祥林嫂是生活在封建主义残酷统治的社会里,从她的身份那里,就已经看到了封建礼教
的枷锁,祥林嫂不属于鲁镇,不属于为卫家山的婆家,也不属于贺家坳,关于她的背景介绍,文章中除了“她不是鲁镇人” “人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其身份的无从确定,让我们感知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可悲,再看她的称呼,祥林嫂一出场便“拥有”某种文化的身份,她的出现是有“名”的,而这种“名”却是依附于死去的祥林,并且即便是在改嫁贺老六之后的再回鲁镇,其从一而终的“名分”依然没有改变,人们依旧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其进行精神的鞭笞,这正应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个臭名昭著的理论:“妇者,服也.”在我们民族漫长的中世纪中,这样的论点确实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空气中,成为压迫和侮辱妇女最为现成的理论根据之一,甚至已经深深的渗透到了不少女性的潜意识之中.在研究《祝福》的文章中,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先生是比较强调这一点的,他认为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中,就主要是她自己受了这种封建意识的毒害,成为自觉不自觉的殉教(封建礼教)者.
祥林嫂的地位,鲁迅先生以一句“想做奴隶而不得”对其做了盖棺论定.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安分质朴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人格姑且不论,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凭着她优秀的表现,如:“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气,简直抵得过一个男人”, “ 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在这样的社会求得一席生存得机会,应该不是难事的,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祥林嫂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她在鲁四老爷眼中是一个令人生厌的寡妇,是一个该死的“谬种”,在四婶眼中只是一个可以大力利用的一件工具,在婆婆的眼中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卖的牲口,就连在同她一样,也是一个受着封建思想深重毒害的柳妈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可供耍玩取乐的异类,应该说,祥林嫂的卑微的地位,映射出了一个社会某一定群体的地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处于这样地位的祥林嫂作为这个畸形社会中的一员,一个具有小农意识的底层人物,她不可能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分清事物本质的正确与错误.更无法在思想上跳出来,这就像鲁迅所揭露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二、自发的挣扎反抗中,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面对自己的不幸,面对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祥林嫂的挣扎是有目共睹的,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逼嫁,她又哭又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以洗刷自己的污秽,求得参加福礼的权利,甚至在临死前问“我”灵魂的有无大胆地对这天经地义的神权进行了怀疑.难怪范伯群先生曾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
更有甚者说,祥林嫂的这些挣扎,是对封建“四权”—— 族权、夫权、神权和政权的反抗,例如: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不愿再嫁,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恃凭着族权的威势,不但把她像逃犯一样抓回去,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叔子做老婆.祥林嫂拼死的挣扎,“在花轿上,她一种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对封建族权、夫权的坚决反抗.还有,祥林嫂临死前的怀疑,她敢于在这个“铁屋子”里说出这样动摇神权中心说的话语,是对封建思想之神权的萌芽式反抗,从这些方面来看,和鲁迅笔下的其他妇女比较起来,她的确算得上旧中国千万劳动妇女中难得的一个佼佼者.
然而,细细想来,祥林嫂的这些反抗本身无不带着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她的只身逃离婆家,做工鲁家,以至于被卖改嫁时的出格的反抗并不是为争得自己做人得“价格”,而是因为她曾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节烈的道德观念所维护的”恰恰是“夫权”;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是源于她自己所认同的“有悖于信仰的负罪感”,希望能以此求得宽恕;至于临死前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也希望有,因为那样就可以和死去的阿毛相聚了,她的这种疑惑,完全是出自我的自发的意识,不可能有明确的反抗认识.因此,如果我们把它界定为反抗,那么她反抗的对象是什么?是封建思想还是封建社会秩序,长期的生活其中,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熏陶”,她遵守着封建道德,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而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以封建的行为去反封建的思想,岂不荒谬!
所以,我们只能说在她身上有着本能的自发的反抗因素.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她不懂得逃到鲁镇做工谋生是她求得生存的权利,她不懂得逃走和“出格”反抗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她不懂得捐门槛的愚举是对愚昧神权的顺从,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成为了封建“福礼的上的祭品”,虽然与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里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这些困缚着祥林嫂的种种束缚,就如无数条看不见的枷锁,把祥林嫂牢牢囹圄其中,她挣扎地越厉害,枷锁就束缚地越紧,就越能看清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回过头观其诸多的挣扎和反抗,也仅仅是对封建礼教的顺从与维护,最多也不过是以另类的方式戴着镣铐跳舞罢了.
三、回归式的追求中,揭示出沉重的枷锁.
“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其二是‘穷途’.”对这两条路,祥林嫂并不陌生,在她的百般挣扎式的追求中,不乏对其的尝试,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生者,“他们的人生价值观,还只处于原始生命价值的阶段,即他们全部生活的目的只在于生存、繁殖、自保,而不知此外尚有人的精神价值的追求.等级的压迫使他们逃不掉自我沦丧的现实命运……他们在与自然的关系中所表现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却在封建等级圈中枯萎死去”鲁迅先生在《漫与》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活人,当然是总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老牌的奴隶,也还在打熬着要活下去.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 ,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就因为奴群中有这一点差别,所以使社会有平安和不平安的差别,而在文学上,就分明地显现了麻醉的和战斗的不同.”
《祝福》中的祥林嫂,虽然反抗地朦胧,但还是属于后者,她的畸形的反抗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就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细看文本,伴随着祥林的死,祥林嫂便陷入了无边的苦海,她的“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结束了,婆婆要把她如犬马一般的卖掉,她勇敢地逃出了婆家,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苦干,争回自己暂时坐稳奴隶的身份,终于,追求的暂时实现,让祥林嫂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从奴隶的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然而,婆家人的绑架逼嫁,暂时的奴隶追求又面临着危机,贺家的一段美好时光,又让其化险为夷,正如鲁迅《墓碣文》中写道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极其严峻与清醒地意识到希望在此又恰恰成为了绝望的结果.因此,绝望在鲁迅的认知结构中已不是被迫强加的了,而是一种“此事古难全”式的“常态”.的确,贺老六的荒唐之死和儿子阿毛的意外之死,祥林嫂又得追求她得奴隶身份了,但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希望当初的“美”梦能再现,可如今是想做奴隶也不得了,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于是,在鲁妈的怂恿下,她又在痛苦中进行着回归式的追求,可她再怎么做,也无法得到周围人的宽恕,直到鲁镇人们对祥林嫂有的仅是厌烦和唾弃时,祥林嫂的追求之路被彻底堵死了,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祥林嫂无论怎么挣扎抗争,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其苦苦挣扎追求的一生,就是在鲁迅先生“想做奴隶而不得”“暂时坐稳了奴隶”之间徘徊踯躅.她永远也不可能逃出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枷锁,永远只能是一个戴着枷锁的舞者.
四、悲剧形象塑造中,展示出沉重的枷锁.
据周遐寿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说,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文学典型,有三个来源,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应该说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凝练,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对祥林嫂悲惨形象的塑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祥林嫂的的病苦与不幸,重不在于政治与经济上的贫贱,而主要在于精神上如何受到压制遭受毒害,是灵魂的愚昧与不幸,她逃难到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当然也是受到剥削的,可是作者并没有在物质生活上倾诉其如何贫苦,相反,到了鲁家反而白胖了许多,正是因为愚昧精神的无知的满足,然而就在这悄无声息中,她的精神上却一步步滑入地狱,她的奴隶地位的追求让人们更清晰地看透其悲苦地根源,特别是捐门槛一事,她的无知的茫然的的努力,注定了她的徒劳无益.鲁迅先生正是深刻意识到这点,对于下层人民的苦痛,她并没有开有效的药方.而是怀着浓重的悲悯揭开这个过程,以祥林嫂悲苦而凄美的形象,将毫无价值的追求与信仰撕破,以悲剧的手段来展示荒诞与无意义.这才在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畸形”而“矛盾”的反抗者形象,在她叛逆的性格背后,总难以摆脱骨子里的奴性,这也就正是一个勇敢的舞者为什么难以解脱枷锁,为什么在拼命的追求中却是对封建礼教的维护的原因.
社会的舞台,有舞者,当然也就有看客了,“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
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他们把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 都转化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 一方面是把他人的痛苦、不幸审美化, 另一方面又通过‘鉴赏’ 别人的痛苦, 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解、转移, 以至最后遗忘.”从祥林嫂那儿,他们既看到了她拼死抗争的“悲壮剧”,也看到了她绝望无助的“滑稽剧”.可以说是“爽”到了极点,于是终露出了“知足”的“笑”.然而这“笑”的背后却蕴含了鲁迅的深刻, 他站在哲学的高度塑造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借助封建社会这个“戏剧舞台”,让一个身负礼教枷锁的愚昧女子,表演了一段凄美的舞蹈,展示了一群熟视无睹、麻木不觉的看客,再现了一个残忍与冷酷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