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宋朝为什么对“辽”和“金”一昧求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7/17 18:19:05
宋朝为什么对“辽”和“金”一昧求和?
经济上还好,但是军事上不够强大.
一、杯洒释兵权.节度使强权导致唐代灭亡.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主要将领,都封为节度使,但太祖的节度使是官位虚职,意思是只拿钱不管事,而且薪俸很高,让这些手握兵权、从战争中杀出来的优秀将领,彻底做富翁去了.再提拔些年轻的、资历浅的上来.在开国之初,面对强敌时就削弱了战斗力,这不能不说是很遗憾了.
当然,雄才大略如宋太祖,自然是明白这一点.但他仍这样饰处心积虑地安排,自有他的考虑.唐代在最鼎盛的时候,积军、政、财权如一身的节度使起兵造反,这就是长达十年的安史之乱,之后,五代十国,更是造反纷纷,短短几十年,武将们造反称帝的人实在太多了,中国残破不堪.
这样血的教训,宋太祖以温和的办法,杯洒释兵权,将节度使变成一个虚职,消除了那些功勋们作乱的可能,这又是当时时代不能不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二、设驱密院为军事最高机关,管部队调动;设三衙管部队日常训练;将领由皇帝临时指定;彻底分权,兵不知将,将不识兵,自然战斗力就大为减弱;好处,将领们想造反是难上加难.
三、募兵制.发生天灾时,择灾民、罪犯等为兵,一直到60岁才退役.简单试想一下,在部队当30-40年兵,不说身体原因,精神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兵能打仗吗?当做不能,那怎么办,就只有不断募兵.倒仁宗时,部队由开国之初二十万到了一百二十万,军费开支占朝庭收入几达六分之五.这就是“冗兵”问题.
四、冗官.宋朝是最重视读书人的.科举先士的人最多,只要考上了,就都是官了,而且还是真正的高新.但天下职位有限,考上的人多,怎么办?朝庭养起来.宋朝官和职分开,多大的官,就拿多少钱,比如节度使最高.但官不代表职权,就象现在的职称一样.只有差遣,才有职权,比如知XX州等,职位有限,当官的人多,到神宗时,十个官里可能就有七八个官只拿钱不做事.
好处就是一大批文人,日子过得很滋润,宋朝又有祖训,不能杀士大夫,所以也过得很自由,导致文化空前发达,甚至有几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五、制度.宋朝基本上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地方官.路、州、府、军、县,都由朝庭直接派遣,三年一换,所以说还是中央的官,只是临时负责地方,就象现在的“挂职”,如果算上路途的时间,三年实在是太等了;以府为例,临时地方官有知府、通判、转运使等管行政、刑法、财政等,中央集中几乎所有的税收,实现分权,互相监督,其它制度大体都是以分权为本.
这样的制度效率低,急功近利,毛病太多,特别是地方政府虚弱,外敌入侵时,只要拿下首都及可.好处当然是地方想造反,基本上不可能.
六、地理,燕云十六州在辽国的手上,开封之北全是平原,辽国铁骑几日就可杀到黄河边,宋朝无地利.辽国随时开打,主动权在辽国,这就是为什么宋朝在军事上占优时还是签下了“潭渊之盟”,每年进贡50万.
七、无马.我国只有河套地区和热河、东北、工蒙一带适合养马,这三处地方都沦落敌手,所以宋朝骑兵少且弱,基本没有进攻能力.
八 无钱.冗兵、冗官,宗室增多,基本上消耗了财政收入,加上战事常有,驻守部队一年一换防区,更是入不甫出,想打仗没有钱.
九.王安石变法.变法不以说不先进,王安石不能说没有能力,变法后,国库确实增加了许多,可也是釜底抽薪,富了国家,穷了人民.司马光说多好,钱是一定的,国库增加了,老百姓就没有钱了.确实有道理,当时的生产条件,短时间可能通过拓展生产,加快流通来增加财富,因此,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总值是一定的,当然就是国家富了,人民就穷了.
十、重文抑武.
还有很多原因,打字太慢,不说了.
结果就是,以童贯(有本事的太监将领呵)领兵20万,进攻被金国打得抱头鼠窜的辽国,辽国拚凑了二万部队,打得宋军20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辽国的都城被金国打下以后,宋朝又想沾一点便宜,派遣十五万禁军,辽国怕了,前来求和,宋朝当然不答应了.辽国没办法,又拚凑了一万部队应战,结果又打得宋军大败,宋军只好求金国来帮忙,金国三下五除二就消灭了辽军,并且有一个另处的收获,原来心目中的天朝上国是一只纸考老虎呵,好,我就打这一头肥猪,非常轻松地干掉了北宋.
宋朝是积贫积弱的,同时又是文化昌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