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跟“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有关的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7 19:28:07
我需要跟“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有关的知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问题探究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做出来的,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关于本课课后题的答案:
一、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设题意图:通过朗读和具体诗句的赏析,把握诗人塑造的大堰河这一形象,进而深入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二、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试找出几例,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
设题意图:通过对具体写法的分析,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叙事成分与细节描写是融为一体的,诗的感染力就来自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如第4节一口气用8个排比句“在你……之后”,这8个排比句其实就是8个生活细节,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再如诗的第8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可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的伟大、无私的保姆——母亲,才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唱出爱的赞歌.所以,没有细节描写,就不会有如此的感染力,诗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三、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个诗节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
设题意图: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体会排比、重复的修辞手法在诗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1诗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四、△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请你去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或一篇短文.
设题意图:关注社会,关心弱者,深入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锻炼搜集素材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
写一首诗或写一篇短文,两者难度不一样,前者难,但也许有些学生会感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这篇课文的某些写法,写得短些,形式可以自由一些,重在抒发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难度小一些,可重在考查学生是否清楚明白地记人叙事.无论是写诗还是短文,都属于片段作文,要求不要太高.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问题探究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做出来的,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关于本课课后题的答案:
一、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设题意图:通过朗读和具体诗句的赏析,把握诗人塑造的大堰河这一形象,进而深入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二、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试找出几例,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
设题意图:通过对具体写法的分析,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叙事成分与细节描写是融为一体的,诗的感染力就来自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如第4节一口气用8个排比句“在你……之后”,这8个排比句其实就是8个生活细节,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再如诗的第8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可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的伟大、无私的保姆——母亲,才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唱出爱的赞歌.所以,没有细节描写,就不会有如此的感染力,诗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三、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个诗节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
设题意图: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体会排比、重复的修辞手法在诗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1诗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四、△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请你去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或一篇短文.
设题意图:关注社会,关心弱者,深入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锻炼搜集素材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
写一首诗或写一篇短文,两者难度不一样,前者难,但也许有些学生会感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这篇课文的某些写法,写得短些,形式可以自由一些,重在抒发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难度小一些,可重在考查学生是否清楚明白地记人叙事.无论是写诗还是短文,都属于片段作文,要求不要太高.